什麼是聯盟行銷廣告?現在才知道也不遲 ! 瞭解運作機制與應用方式|WebBU|專為成效打造的數位行銷情報站

什麼是聯盟行銷廣告?現在才知道也不遲 ! 瞭解運作機制與應用方式

展示型廣告

在這篇文章中,將重新解釋聯盟行銷的運作機制,並總結應該如何將聯盟行銷廣告運用於不同的行銷活動中。

此外,最近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,基於手機應用程式「安裝」作為成果的CPI(每次安裝成本)類型的廣告需求也在增加。這也是聯盟行銷的一種形式,但本篇將集中討論一般的聯盟行銷廣告。

什麼是聯盟行銷廣告?

「聯盟行銷廣告」通常指的是「成果報酬型廣告」。

在傳統的廣告模式中,廣告費通常是依據廣告在網站或媒體上的「展示」來支付的。

但在聯盟行銷中,僅僅是廣告的「展示」並不會產生廣告費用。

而即便是有使用者點擊了廣告,也不會立即產生費用,只有當點擊廣告的使用者進行了轉換行為

(例如,在購物網站上完成「購買」,或在以資料請求為目的的網站上完成「資料請求」,或是「註冊會員」等行為)時,廣告費才會產生。

 

對於廣告主而言,由於可以指定每次轉換的單價(CPA),因此這種模式的成本效益非常高。

然而,由於媒體方的利潤考量等原因,不同的行銷活動則會有不同的適用性。

聯盟行銷廣告的運作方式、優缺點、適用與不適用的情況、以及應用方式

聯盟行銷廣告可以透過與各媒體單獨協商條件的方式進行,但通常會使用一種名為ASP(聯盟行銷平台)的服務來集中管理廣告的發布。

有多家提供ASP服務的公司,想要刊登聯盟行銷廣告的聯盟行銷商或網站運營者通常會註冊多個ASP平台。

聯盟行銷推廣會員註冊是免費的,只要通過審核,就可以從平台上發布的廣告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廣告來展示。而廣告主則會向ASP投放廣告,讓聯盟行銷會員刊登。

如今,大家普遍將「聯盟行銷廣告」視為「績效型廣告」,但實際上,原本英文中「Affiliate」的意思並不是這樣,它的意思是「合作」或「提攜」。

因此,因為聯盟行銷會員和廣告主之間的「合作關係」,這類廣告被稱為「聯盟行銷廣告」。

廣告主將廣告提交給ASP後,聯盟行銷會員可以從平台上選擇自己想要發布的廣告,並進行「合作申請」,這樣聯盟行銷廣告的發布過程便會開始。

只有當聯盟行銷的推廣會員選擇刊登廣告後,該廣告才會正式曝光。

這個機制決定了聯盟行銷廣告的適用性、不適用性以及聯盟行銷廣告的極限。

聯盟行銷廣告的優點在於,由於採用CPA付費模式,獲得的單價是固定的(費用效益高)。

另外,通過ASP,廣告有機會在多個網站上展示。與每個網站單獨談條件相比,事先聚集這些網站是有很大優勢的。

相反,缺點則是沒有保證會被刊登。由於是根據聯盟行銷的推廣會員決定是否曝光廣告,因此,若 ASP 平台上的推廣會員未選擇刊登,則廣告可能無法獲得曝光。

 

廣告主通常需要支付固定的年費或月費作為ASP使用費,因此即使沒有廣告展示,仍然會產生成本。

此外,即便廣告已展示,若無轉換,仍須支付固定費用。

因此,在進行促銷時,需要慎重判斷是否能夠通過聯盟行銷廣告獲得預期的效果。

在ASP中註冊的網站有幾種類型。由於這與聯盟行銷廣告的適用性息息相關,下面會介紹一些例子。

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:由法人運營的「法人網站」和由個人註冊的「個人網站」,後者通常被稱為聯盟推廣者。

 

「法人網站」的種類

「點數回饋網站」
這是擁有會員的網站,會將使用者進行的操作轉換為可兌換現金等的積分進行回饋。

只要條件符合,幾乎可以刊登所有的廣告,因此廣告刊登會比較容易。

然而,由於進行操作的使用者大多數是為了獲得積分,因此對於「資料請求」等需要使用者「質量(例如顧客潛力等)」的促銷活動,通常效果有限。

「信用卡優惠商城・航空類」
航空公司以及信用卡公司運營的網站,透過使用者的行動可以累積各家公司的哩程或點數。

這些網站的運作機制與點數回饋網站相同,但由於使用者通常是信用卡持卡人或航空公司乘客,通常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和購物意願,因此會向其他「希望在這個平台上曝光的廣告主」收取費用,由於使用者特性和營運模式的差異,有時會被獨立區分看待。

「專業法人網站」
這是針對特定目標族群或行業專門設計的網站,並且通常也會直接販售廣告版位。

有些網站會在空閒的版位上刊登聯盟廣告,也有些網站會將聯盟廣告版位和直接購買的廣告版位分開。

以化妝品口碑評論聞名的『@cosme』,主要販售直接購買的廣告版位或合作廣告版位,但在各商品的頁面上,也會刊登導向購物網站的連結,作為聯盟廣告。

「個人網站」的種類

「SEM網站」
這是指聯盟行銷推廣者製作產品或服務介紹頁面,並通過關鍵字廣告或搜尋引擎優化(SEO)來吸引流量的網站。

關於關鍵字廣告的競標,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廣告主進行,因此通常會限制對主要關鍵字(如品牌名、網站名、產品名)的競標。

「排行榜網站・比較網站」
所指的是將同業種的服務,如信用卡、健康食品、化妝品等,進行排名和比較的網站。

主要透過「SEM網站」相同的方式,利用關鍵字廣告和SEO來吸引流量。

與「SEM網站」通常需要從零開始製作產品或服務介紹網站或頁面不同,「排名網站・比較網站」因為已經有多家廣告主的網站存在,因此廣告刊登的過程較為順利。

不過,由於會被與其他公司進行比較,因此廣告的展示位置可能會根據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,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個地方。

「個人部落格」

通常在日記或興趣主題的部落格內容中,或側邊欄貼上聯盟廣告,從中獲取廣告收入。

許多部落客會選定特定主題,如化妝品、時尚、外匯交易等,並將其作為部落格內容。若與廣告類別匹配,則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
雖然大多數部落格的頁面瀏覽量(PV)不高,但也有一些部落客能夠通過聯盟廣告獲得足夠的收入,甚至達到以此為生的程度。

以上是基於各種網站類型,關於聯盟廣告的適用性與使用方法。

 

 會員註冊

當目標是會員註冊時,「點數回饋網站」是必須的。

如果是針對會員質量的行銷,則通常會排除點數回饋網站。

但除非是對所有使用者都有效、對任何人都有好處的普通服務,否則廣告的曝光範圍將會受到限制。

大多數透過ASP投放的會員註冊行銷活動,都支援點數回饋網站。許多行銷活動的目標是盡可能增加會員數量。

例如,在服務開放時,會進行「突破●●名會員!」等的宣傳,這樣的活動通常會利用點數回饋網站來達到會員數目標。

單價大約在幾百元左右,如果利用點數回饋網站,預計每月可以獲得約數百名會員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當服務或目標市場較為狹窄時,會面臨挑戰。例如,「只限養狗人士的服務」或「僅限某地區的服務」等,這樣的服務目標使用者族群較少,即便在點數回饋網站投放廣告,也難以獲得較高的轉換率。

 購物網站

透過「點數回饋網站」可望提升收益(營收)。

然而,若網站的品牌知名度不高,可能需要提高廣告刊登的單價,否則無法獲得廣告曝光,亦難以促成購買。

在品牌認知度仍低的階段,應將其視為一種投資,優先以「讓更多人認識品牌」為目標,建議以較高的單價換取更多的廣告曝光。

另一方面,當品牌知名度提高後,網站將成為回購使用者的購買渠道,此時便需重新評估廣告投放的價值。

確實,長期進行聯盟行銷(Affiliate Marketing)後,現有客戶的佔比會提高,但也可想見部分使用者是因為有點數回饋才選擇在該平台購買。

此外,雖然佔比不高,但仍有部分新客戶是透過「點數回饋網站」或「信用卡優惠商城」進入網站的。

購物網站本身也可能會透過提供點數或舉辦促銷活動來吸引消費者。

然而,為了讓現有客戶持續選擇品牌,仍建議維持廣告曝光。

單價設定通常採用「銷售額的固定比例」(例如●%),最低可達個位數,而大多數落在10%至20%之間。此外,亦可參考同業競爭對手的條件來調整單價設定。

除了「點數回饋網站」,亦可考慮在品牌愛好者所經營的部落格上投放聯盟行銷廣告,以提升品牌曝光與銷售機會。

購物網站(化妝品・保健食品)

由於化妝品與保健食品的市場特性較為特殊,因此在購物網站中需特別區分來討論。

在投放聯盟行銷廣告(Affiliate Marketing)時,有些廣告主僅將「獲取新客戶」作為主要指標,即使廣告內容也涵蓋了現有客戶的購買行為。

在這類情況下,廣告主通常會為新客戶提供試用組合(Trial Set),並將其銷售視為績效成果。

市場普遍做法是設定「點數回饋」的機制,讓用戶幾乎能全額回收試用組合的費用,因此成果單價通常為100% 以上。

這意味著企業相當於免費提供新客戶試用品,並透過後續使用者的長期購買來回收廣告成本。

然而,需注意的是,透過「點數回饋」機制獲取的顧客往往較難轉化為長期回購客群,因此建議在建立完善的續購誘導機制後,再開始此類廣告投放。

各企業的策略目標可能有所不同,一部分企業著重於新客戶開發,而另一部分則以提升會員續購率為目標。通常,希望獲取新客的企業會選擇投放這類廣告。

此外,除了「點數回饋網站」,「排行榜網站」與「比較網站」 也是相關行業常見的廣告投放渠道。

建議企業先以自家產品的品項類別或一般通用名稱,搭配「~比較」、「~排行榜」等關鍵字進行搜尋,藉此確認適合投放廣告的網站,並擬定相應的行銷策略。

資料請求型

主要的獲取來源為「SEM 網站」、「排行榜網站・比較網站」,以及部落格等「個人網站」。

由於擔憂顧客品質,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透過點數回饋網站進行行銷。

資料請求型行銷在聯盟行銷廣告中的成功難度較高,關鍵在於「選擇刊登的平台」。

首先,透過「服務名稱」與「比較」、「評價」等關鍵字進行搜尋,確認排名較高的網站有哪些,並評估是否有適合刊登廣告的平台,進而進行交涉與條件談判。

此外,若有個人網站的部落格已介紹過自家服務,可主動聯繫合作,即使尚未介紹過,但受眾符合,也可積極接洽合作機會。

與能透過「點數回饋網站」或「信用卡優惠商城」快速獲取廣告成效的購物網站不同,資料請求型廣告需要先尋找適合的刊登平台,因此行銷進展較慢,通常在獲得第一筆轉化前需要較長的時間。

建議事先調查競爭對手如何透過聯盟行銷廣告獲取客戶,分析其主要刊登的網站,作為自身廣告策略的參考。

金融系

開設帳戶等金融類網站的單價行情高達數千台幣,因此甚至有專門刊登此類廣告的聯盟行銷推廣者,這類促銷方式極具吸引力。

主要的獲取來源包括「排行榜網站・比較網站」、「SEM 網站」,某些情況下也可以透過「點數回饋網站」來獲取客戶。

然而,獲取量較大的網站往往競爭更加激烈,競爭對手會以更高的價格刊登廣告,因此經常演變成與競爭對手的單價競爭。

廣告主希望降低單價來獲取更多轉換,但聯盟行銷推廣者則關心如何最大化自身的收益。

因此,無論企業知名度多高、如何談判,最終廣告刊登與單價的決定權仍掌握在聯盟行銷推廣者手中,取決於獲取量與單價的乘積效益。

如上所述,是否適合此類廣告取決於「是否能夠使用點數回饋網站」以及「服務是否具有市場認知度」。

如果「點數回饋網站」可行,則可先推進該平台的廣告刊登,並同時與「個人網站」等其他網站建立合作,準備擴大廣告刊登範圍。

一方面,若以個人網站為主要獲取來源,則需從調查適合刊登的網站開始。

即使以「個人網站」為主要獲取來源,若品牌認知度足夠高,則廣告刊登機會自然增加;但若品牌認知度較低或目標受眾較為狹窄,則需要特別留意。

聯盟行銷ASP的特點與單一標籤(One Tag)公司及選擇方式

提供聯盟行銷 ASP(Affiliate Service Provider)的公司有多家,以下為台灣常見聯盟行銷平台。(※順序不分先後,僅列出服務名稱,省略敬稱)

  • 『Affiliates. One 聯盟網』
  • 『iChannels 通路王』

簡單整理各家的特點,『Affiliates. One 聯盟網』的合作網站數量眾多,涵蓋多元產業,並提供清楚的成效追蹤和報表分析,方便廣告商與推廣者掌握成效。

『iChannels 通路王』是台灣最早成立的聯盟行銷平台,推廣會員數多,合作廠商種類廣泛,品牌類型從購物商城平台至教育學習領域皆有涵蓋。

在選擇 ASP 時,可根據以下 4 個重點進行評估:

  • 是否需要支付固定費用
  • 可合作的網站數量
  • 可望獲取客戶的網站類型
  • 競爭對手是否已有投放成效,以及投放單價與轉換量

首先,應透過報價評估競爭對手的獲取量,以及自家公司可望獲取的潛力。

然而,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向多家 ASP 申請報價時,最終的獲取數不會是各家 ASP 預估數量的總和。

許多聯盟行銷網站同時註冊於多個 ASP,因此會出現重複投放的情況。

當某家 ASP 刊登了廣告,通常不會再透過其他 ASP 刊登。

各 ASP 在估算時,皆是以「僅透過自家 ASP 刊登時」的數據進行試算,並未考慮與其他 ASP 的重複性。

因此,若計劃同時使用多家 ASP,需考慮約 70% 至 80% 會發生重複投放的可能性。

此外,若報價中顯示「預計獲取 0~10 件」的情況,基本上可視為該 ASP 難以實現有效轉換。

在實際投放後,若每月的轉換量仍不足 10 件,則應儘早採取應對措施,或評估是否繼續使用該行銷方式。

需注意的是,本次介紹的 ASP 主要適用於 PC 網站。

雖然行動裝置網站的註冊與廣告刊登已成為可能,但主要以手機為主的網站幾乎不使用聯盟行銷廣告。

這是因為擁有高 PV(瀏覽量)的行動裝置網站仍具有直接購買的廣告(Direct Advertisement)價值,使用 CPC(點擊付費)廣告或 DSP(需求方平台)廣告的收益更高,導致媒體方較少選擇刊登聯盟行銷廣告。

儘管來自行動裝置的流量占比正在上升,但這主要是因為 PC 網站(如部落格)被手機使用者瀏覽,最終促成轉換的結果。

關於是否應同時使用多個 ASP,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討論,最終仍取決於行銷目標與市場狀況。

儘管約 70% 至 80% 的廣告投放會出現重複,但「個人網站」的主要 ASP 可能各有不同,因此若目標是提升曝光機會,則應考慮同時投放多個 ASP。

然而,若考量廣告成本與人力成本,建議慎選需支付固定費用的 ASP。

部分企業會基於「積少成多」的思維增加 ASP 數量,但若已有主要著力的 ASP,即使額外增加 ASP,實際提升的獲取量通常有限。此外,每增加一個 ASP,審核作業的負擔也會增加。

當同一使用者點擊多個 ASP 的廣告時,這些 ASP 會各自計算一筆轉換,導致重複記錄,進一步增加去重的工作負擔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可以使用「單一標籤(One Tag)」工具。

一般的 One Tag 服務只是單純管理標籤的工具,而專門用於聯盟行銷廣告的 One Tag 服務則專為 ASP 整合與去重功能設計。

此外,許多提供聯盟行銷 One Tag 服務的公司不僅提供工具,也承接聯盟行銷廣告的運營。

因此,若計劃同時使用多家 ASP,建議將 One Tag 服務納入考量。

聯盟行銷廣告的運營——如何提高獲取數與效率?

在其他網路廣告中,通常會設定 CPA(每次獲取成本)目標,並根據該目標進行運營。

然而,聯盟行銷廣告的單價是固定的,因此主要指標是獲取件數(對購物網站而言則是銷售額)。

提升獲取數的關鍵在於以下三點:

  • 增加刊登網站數量
  • 找到有潛力獲取客戶的網站
  • 在高成效的網站中取得更好的廣告版位

 換句話說,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確保能夠刊登於具有潛力的網站與版位上。

「點數回饋網站」的廣告刊登基本上沒有太大限制,因此首先應確保廣告能夠完整曝光。

在此基礎上,針對轉換量較大的網站,可適度提高報酬,並與其談判額外的廣告刊登版位,而非僅限於標準刊登位置。

針對「個人網站」,可透過搜尋服務名稱來判斷應該在哪些網站投放廣告,並由 ASP(聯盟行銷平台)負責與這些網站進行刊登洽談。

此外,也可以列出競爭對手獲取流量的網站或 PV(瀏覽量)較高的部落格,並嘗試與這些網站合作,以提升轉換率。

「排行榜網站・比較網站」則可根據條件談判刊登廣告,並提供更佳的版位。

因此,應先確認需要達到多少單價才能確保更好的曝光機會。

初期應專注於盡可能涵蓋所有合適的廣告刊登網站,待基礎建立後,再轉向談判提升已有刊登網站的版位品質。

此外,為了讓聯盟行銷推廣會員(Affiliate)更容易找到廣告,應在 ASP 管理後台的介紹文中加入可能被搜尋的關鍵字,並定期舉辦提高報酬的活動,以吸引推廣會員關注。

部分推廣會員雖然已完成合作,但並未實際刊登廣告。

因此,應關注「活躍率」,即已合作網站中實際刊登廣告的推廣者比例,並與合作網站數量一同監控,以評估運營成效。

大多數 ASP 都提供向合作推廣的會員們發送電子郵件的功能,可利用此功能發布報酬提升活動、新產品上市公告等資訊,以鼓勵會員們進行廣告刊登。

如果品牌認知度高且市場影響力強,即使不特別操作,也能獲得穩定的曝光與轉換。

然而,大多數情況下,品牌仍需透過積極運營來逐步提升成效。

與廣告聯播網(Ad Network)不同,聯盟行銷廣告並未預先確保廣告版位,因此,初期的廣告刊登範圍將決定後續成效,這也是影響行銷成敗的關鍵所在。

 

聯盟行銷廣告的極限

當聯盟行銷廣告投放時間變長後,獲取數量會逐漸趨於穩定,不再持續增長。

當「點數回饋網站」的使用者已經廣泛接觸到廣告,並且已與所有具有潛力的「個人網站」建立合作關係後,獲取來源將主要依賴這些網站的持續貢獻。

如果無法找到新的高 PV 廣告刊登網站,整體獲取狀況將無法再有所變化。

在這種情況下,可透過前述的方法來調整刊登版位,或考慮新增 ASP,但即便如此,仍會遇到增長極限。

建議每月監測聯盟行銷廣告的獲取數(銷售額)與前一年同期的數據進行對比,作為衡量指標之一。

在行銷初期,應關注與上個月相比的變化,檢視獲取數是否成長、合作網站數是否增加。

但當成效趨於穩定後,則需考量季節性趨勢,以前一年同期的數據作為基準,確認基本獲取數是否提升。

如果持續數月未能超越去年同期的數據,則可視為該 ASP 的聯盟行銷廣告已接近獲取極限,此時應考慮進入下一步策略。

許多企業會設定獲取目標,但當聯盟行銷廣告已達到極限時,應將重心轉向維持現有成效,並透過其他行銷手法來尋求進一步擴張,這才是較為明智的選擇。

結語

聯盟行銷廣告與關鍵字廣告等同樣是網路行銷的基礎型廣告。

即使成長空間已趨近極限,也不應解除既有的合作關係,而是應逐步將重點轉向其他行銷方式,同時努力維持既有的廣告基礎。

給希望提升網路行銷成效的您

MEDIX 美迪科思經營 WebBU 並提供網路行銷相關的諮詢及廣告代理服務。
為了提升成效,致力於以下幾點:

  • 徹底理解顧客需求
  • 以使用者角度進行行銷規劃
  • 以行銷夥伴的角色經營

若您對 WebBU 的內容有任何興趣,或對數位行銷有任何疑難雜症,歡迎預約諮詢。


聯絡我們